山东财经大学
“十四五”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为落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树立科学人才成长观,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人才培养取得的重大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教研能力等方面显著进步,人才结构、专业课程与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优化。
(一)规模与结构进一步优化
撤销、停招本科专业15个,新增新兴专业6个,招生专业数量调减至52个。增加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培养本科生38675人、硕士研究生4065人、博士研究生42人。现有在校本科生27974人、硕士研究生3489人、博士研究生147人,研究生占比由“十二五”末的6.4%增长到11.5%。
(二)专业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3个、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7个、省级一流课程25门。获得省级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18门,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20项、省级暑期学校项目2项。
(三)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加强新文科、新工科、新财经特色专业建设,推进人才分类培养。设置特色方向班15个,培养新财经特色人才。设立6个校级实验班,培养新财经卓越人才。成立龙山荣誉学院,探索财经基础学科、学术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设置校企合作专业5个,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扩大国际化人才培养。获批省级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7个、省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举办四届“研究生学术节”,全国百余所高校参赛,促进了校际学术交流。举办暑期国际学校,聘请知名专家进行全程英文授课。
(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获批本科生推免硕士研究生资格,共推免362人。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研究生在B类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16篇,获评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0篇、优秀成果奖29项。
(五)教学研究能力不断增强
新增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省级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项目47项。
(六)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升
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居省属高校前列,2019年、2020年省属I类高校绩效考核就业率分别位居第四名和第二名。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高,我校毕业生岗位匹配、能力评价和就业服务的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
二、“十四五”时期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期间,学校人才培养既面临重要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为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培养改革发展、大力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我们必须正视我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科专业多而散、研究生规模偏小、分类培养不到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科教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不完善、高层次标志性教学成果偏少、教师立德树人职责需要进一步强化等。我们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增强行动自觉,采取切实措施,推进人才培养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三、“十四五”时期人才培养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向新时代要求、面向新发展格局、面向新文科建设、面向新评价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水平学科体系,推动人才培养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优结构、强特色、提质量一条主线,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统筹推进高水平学科体系、培养体系、评价体系,重点推进育人育才融合、学科交叉融合、产教科教融合,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提质增效。到2025年,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科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
四、“十四五”时期人才培养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专业课程建设水平,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二)优化规模与结构
进一步精简专业数量,优化专业布局结构。进一步扩大招生宣传,探索分类考核选拔机制,严把招生入口质量关。到2025年,本科招生专业控制在50个以内,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保持在30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不超过25000人、研究生不少于5000人。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经济、管理等学科相融合,推进复合型新财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人才分类培养,进一步实施财经类“卓越拔尖人才2.0计划”,继续各类实验班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产教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本硕博衔接培养,完善硕博贯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博士招生机制。推进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实施博士生培养卓越工程,开展海外研究生联合培养。举办暑期国际学校,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力度。
(四)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推进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发展新兴急需专业,强化新文科与新工科融合,增设3—5个新兴专业和交叉复合专业。主动对标教育部“双万计划”认证标准,加强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优质课程申报与建设工作,完善专业评估与认证工作,力争一流专业建设点占专业总数的70%,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占50%。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研究生优质课程80—100门,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50项以上。建成省级以上优秀教材5—10部。实施课程思政行动计划,建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00门,选树课程思政优秀教师200名。发挥研究生教育案例中心作用,开发高水平案例40项,推进案例教学。
(五)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推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建好大学生创业园、“一院一赛”等平台和载体,完善学科竞赛工作机制,实现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数量和获奖人次新突破。完善以“三千计划”为主要载体的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学分制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强校内外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实施产业行业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参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化培养,新增省级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8—10个。完善实验教学、专业实习、学科及科技竞赛、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学位论文、创新创业训练、第二课堂活动等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六)加强教学改革研究
改革校级教研项目立项和结题方式,设立学校教改研究招标课题。注重教学改革研究和成果培育,力争获得省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立项60项左右,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0项左右,努力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突破。
(七)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做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专业评估以及学位点合格与专项评估,建设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强化导师岗位管理,改革导师评价机制,实施师德师风考核负面清单制度。落实教育综合评价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成效评价标准。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明晰教学质量标准,保证教学管理规范,加强对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的全面监控,引入第三方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完善学风监管与惩戒机制,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八)健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
完善思想引领体系,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项目,建立辅导员工作室培育链。完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分类指导。完善学生服务保障体系,探索发展性资助模式,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完善公寓育人功能。
(九)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完善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体制机制,改善就业工作软硬件条件,推进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强化稳就业保就业举措,立足大学生就业“赋能”与“扶志”,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着力开拓财经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就业市场,实施精准就业,改善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我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五、“十四五”时期人才培养总体进度安排
(一)2021—2023年:建成新兴专业和交叉专业2—3个。力争一流专业建设点占专业总数的40%,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占30%,专业三级认证机制初步形成。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2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研究生优质课程60—70门,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35项以上。校级精品课程(群)25—30门,优质课程750—800门。校级重点专业5—10个。建成省级以上优秀教材3—7部;实施课程思政行动计划,建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0门,选树课程思政优秀教师150名。力争获得省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立项40项左右。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5项左右,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突破。研究生人数占在校生人数比例达到14.5%。获得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8篇、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0—60篇。实施新的导师评价机制。新增省级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5—6个。开发高水平案例25项。稳步推进AMBA国际认证。
基本完成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构建。完善校级发展指导中心学生志愿者团队建设,初步建立指导教师队伍。完善校级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建立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完善学生评奖评优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
完成就业工作的建章立制工作,推进全方位、立体化就业信息交互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就业信息化水平。基本建成高质量的校院两级就业市场,拓展、巩固和维护相当数量的优质雇主单位。组织开展辅导员工作能力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组织安排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咨询工作。
(二)2024—2025年:全面构建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校际合作育人机制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建成新兴专业和交叉专业1—2个。力争一流专业建设点占专业总数的70%,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占50%,实现专业三级认证机制。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研究生优质课程20—30门,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15项以上。建成省级以上优秀教材2—3部。实施课程思政行动计划,建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0门,选树课程思政优秀教师50名。获得省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立项20项左右。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项左右。研究生人数占在校生人数比例达到16.7%。获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6篇、硕士学位论文35—40篇。新增省级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3—4个。开发高水平案例15项。通过AMBA国际认证。
构建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立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辅导员工作室培育链。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制度建设,推进学院发展指导机构建设。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学生的精准帮扶。推进发展性资助。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进公寓,健全公寓管理体制。完善学生数字化服务平台。
完成“六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就业信息交互体系搭建,打造贯穿全产业链的两级就业市场,建成财经特色鲜明的“千企万岗”优质雇主企业群。辅导员具备高水平就业指导能力,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山东财经大学
“十四五”学科建设专项规划
为明确学校“十四五”时期学科建设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升学科整体建设水平,进一步巩固优势学科地位,强化学科建设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国家、山东省相关文件精神及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学科建设成效总结
(一)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
1.学位点建设取得新成绩。新增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审计和法律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MPA、MBA专业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2.学科评估取得新突破。10个一级学科全部参加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共有8个学科上榜,4个学科进入B类,4个学科进入C类。其中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获评B+,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获评B-,成为山东省唯一拥有B以上经管学科的省属高校,学科整体实力进入全国财经高校前10名。
3.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名单;应用经济学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培育A类学科,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级学科协调机制、人才团队和学科平台的协同共享机制,资源分配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学科建设的活力激发不足。
经管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量偏少,特色需进一步凝练,基础学科学位点建设有待加强,适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需求的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有待突破。
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不足,学科团队建设有待加强;标志性教学科研成果总量偏少,服务国家、山东省重大战略的能力有待加强,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十四五”时期学科建设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以服务国家需求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以内涵式建设为主线,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实行分层分类建设,优化学科结构与布局,强化学科优势与特色,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突出学科建设质量与效益,着力打造一批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高峰,不断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为进入全国一流财经高校前列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原则。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对人才培养的引领上,充分利用学位点建设和学科评估等方式,围绕着师资队伍、创新人才、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文化传承五个方面构建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之路。
2.坚持服务需求的原则。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用人才和成果核心竞争力实现学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让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地区经济需要相连,形成相互促进、互赢互利的良好局面。
3.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学科建设发展必须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弘扬创新精神,用新思路来解决学科建设发展上的问题,突破学科边界,实现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构建新的学科增长点;构建更加有活力、效率和开放的体制机制。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学科布局更加优化,“新财经”学科特色更加明显,优势学科地位更加巩固,学科交叉融合持续推进,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学科竞争力全面提升,学科声誉不断提高。
三、“十四五”时期学科建设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深化学科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组建经济学部、商学院等一级学科建设管理机构,强化学校全面统筹顶层设计职能,合理配置学科建设资源,建立责权明晰、规范有序的项目管理体制;依据山东省“双高”建设目标和任务,制定学科建设推进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建设领域和改革措施,修订完善学科建设重点项目管理办法,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建立动态的学科发展信息监测系统,掌握学科发展状态,分析学科发展形势,为学科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二)加快推动高水平学科建设
实施分层分类建设,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一流+特色”学科高峰,力争1—2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A类等级,3—4个学科进入山东省高水平学科行列;深度对接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依托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强化“区块链金融”“智能会计”“数字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大前沿研究方向,突出“财经+大数据”“财经+人工智能”“财经+法律”的“新财经”特色,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三)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与培育
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机制和培养模式,与行业对接,以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积极推动MBA、MPAcc等专业学位授权点国际或国内认证;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培育,力争在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中取得优异成绩;加强统计学博士点和汉语国际教育、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点的建设,确保顺利通过2022年的学位点专项评估;制定学位点动态设置和调整管理办法,适时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
(四)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
强化建设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力争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对数学、新闻传播学等专业进行重点培育,力争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对艺术、体育、旅游管理等专业进行重点培育,力争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8个;深化经管学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法学等的交叉融合,培育区块链金融等新兴交叉学科,逐步形成“单学科—跨学科—学科群”的学科建设新模式。
(五)持续提升学科国际化水平
追求高端引领,加强与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多元合作;通过内引外联,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加大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人才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教师海外读博、出国访学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举办高端国际学术会议、增加来华留学生和出国访学学生数量,服务优势特色学科发展。
山东财经大学
“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规划
为深化改革,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夯实全面建成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的人力智力基础,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和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一)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现有专任教师168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53人,占56.5%;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915人,占54.2%;教授270人、副教授639人,高级职称占53.9%;在校外完成最高学历学位教育的教师占95.4%。
(二)人才队伍加快壮大
全职引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等7人,双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海外知名高校终身教授等13人,柔性聘任各类高层次人才228人,引进青年博士193人。现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8人,“泰山学者”工程人选1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山东省齐鲁文化名家1人,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3人。
(三)人事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实施《特聘岗位管理办法》,设立领军人才、卓越人才、特聘教授三类岗位,首聘35人,打通校内外人才待遇;实施《人才引进预聘制实施办法》,预聘教授、副教授49人,优化人才梯队;投入近亿元实施人才支持项目6个,资助团队16支、教师241人;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职员制实施办法(试行)》,分类定责、分类考核、分类聘用。
(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在省属高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管理实施意见》,建立了薪酬分配与业绩贡献挂钩的分配机制;校内津贴分配优先向关键岗位和基层一线倾斜,绩效奖励惠及全体教职工。制定实施教学业绩奖励政策,修订完善科研奖励政策,激励导向更加明确。探索实行年薪制、项目工资制、协议工资制,以绩效工资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薪酬分配体系进一步完善。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全面落实,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十三五”时期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但相对于学校发展长远目标,相较于全国高水平财经大学,仍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高层次人才规模不足,领军人才较少,师资队伍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师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青年骨干人才的比重需进一步扩大;教师发展机制仍需健全,凸显自身专长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待普及;教师分类评价和分类管理有待加强,充满活力的用人格局需进一步形成。
二、“十四五”时期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十四五”时期的师资队伍建设,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牢牢坚持“筑高峰、冲一流、强特色”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提升师资质量作为内涵发展的核心动力,引领驱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大力营造“聚集一流师资,培育一流人才”优良生态,为决胜全面建成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提供强大的人力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学校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达70%,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5%,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70人,生师比低于18:1。在岗教授、副教授全部承担课堂教学任务。5年内,承担国家和省重大(重点)教学科研任务的骨干人才数量达90人,新增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4支。新增博士后流动站设点1—2个,招收博士后20人。教师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意识和本领显著增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全面建成。
三、“十四五”时期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全面优化师资结构
到2025年,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70%左右,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及其支撑学科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80%左右。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5%左右。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教师比例进一步提升,有3个月以上海外访学、研修经历的学术骨干达到90%以上。强化师德师风长效建设,丰富师德师风荣誉体系。深入实施教师职业规范、教学工作规范、师德师风考核办法、教学事故认定与管理办法,提升教师思想政治境界,坚守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二)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
进一步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围绕学科发展,创新引才模式,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坚持高层次人才“一事一议”,分类设岗,分类定责,对岗对标选用。全力招聘海内外青年博士,有效提升博士引进数量。继续创新预聘机制,据实增强准入、考核和衔接其他人才支持政策的灵活性,激励青年博士脱颖而出。进一步加大柔性引智力度,发挥好柔性引进人才的独特作用。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修订完善升级项目,强化支持对象的开放性、遴选考核的机动性、资助频次的密集性、培育阶段的覆盖性、上级政策的衔接性,让人才支持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掘各级各类人才的潜能。建设优势、交叉学科平台,构建多学科人才集聚高地。发挥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用,继续凸显“泰山学术论坛”,各驻校人才平台在融合学科、汇聚人才方面的效用。
(三)提升师资管理服务水平
完善教师发展机制,做好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加强培训指导,引领教师紧密结合学校事业需要和“三全育人”要求,明确自身职业专长,制定、实施奋斗目标和发展计划。抓好入职、岗前培训,上好职业生涯第一课,弥合新教师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间的断层。参照现代学徒制推行名师助理制,通过双向选择结对传帮,促进名师传承。推进教师分类管理,严格聘期岗位管理。全校岗位进一步向一线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倾斜,重点强化“以本为本”。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创新师资评价工具,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聚焦教师队伍建设突出问题,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与评价改革,开展育人全过程、全要素评价,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教师队伍治理能力。坚持校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做好人才政治吸纳。落实人才自主权,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细化人才服务,解除人才后顾之忧,保证人才专心、安心、舒心、暖心。
(四)加强管理队伍和教辅队伍建设
以深化职员制改革为动力,构建系统的职业发展路径,推进管理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一步规范管理、教辅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不断完善岗位动态管理机制,对于未完成聘期任务的,按规定转岗、低聘或解聘,科学核定岗位续聘条件,形成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格局,建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对教学科研支撑服务能力强的管理队伍和教辅队伍。
(五)深化收入分配和职称改革
完善多种形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系,推动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明确收入与绩效、贡献直接挂钩的政策导向,有效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修订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优化绩效工资结构,奖励性绩效工资实际分配总量在绩效工资总量中占比不低于70%。强化内设二级单位分配自主权,将绩效工资总量切块到二级单位进行自主分配。建立突出贡献奖励制度,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薪酬政策,对人才实行年薪制、项目工资制、协议工资制等灵活可选的薪酬政策,进一步打通校内外人才待遇,让收入挂钩职责、业绩、贡献更适配,更融洽。健全与岗位聘用有效衔接的职称评审机制,充分发挥职称评聘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导向作用,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评价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教师职称制度。
四、“十四五”时期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进度安排
2021年,引育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人,引育青年博士40人。做好教师岗前、入职培训和教学专项培训,深入实施教师职业规范。新增承担国家和省重大(重点)教学科研任务的骨干人才16人,新增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1支。招收博士后3人。继续贯彻落实《绩效工资管理实施意见》。
2022年,引育高层次人才3人,青年博士45人。营造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环境,健全教师荣誉制度。新增承担教学科研任务骨干人才16人,省部级以上教研团队1支。招收博士后3人。进一步探索、完善绩效工资激励机制。
2023年,引育高层次人才3人,青年博士45人。新增承担教学科研任务骨干人才18人。招收博士后4人。根据我省绩效工资改革推进情况,适时调整校内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2024年,引育高层次人才6人,青年博士60人。新增承担承担教学科研任务骨干人才20人。招收博士后5人。
2025年,引育高层次人才6人,青年博士60人。新增承担承担教学科研任务骨干人才20人,省部级以上教研团队2支。新增博士后流动站设点1—2个,招收博士后5人。
山东财经大学
“十四五”科学研究专项规划
为切实提升学校科学研究综合实力,加快落实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根据国家和山东省有关精神以及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科学研究工作总体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取得重要突破
承担国家级项目能力不断增强。获批国家级项目172项,较“十二五”时期增长15.4%,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获批教育部项目4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18项,其中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突破,纵向项目总到账经费4570余万元;发表权威核心期刊呈常态化趋势。教师共发表高水平论文2800余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期刊发表30篇;高层次科研成果奖项持续提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项,其中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实现突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7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31项,获奖数量和层次居省属高校前列;获泰山文艺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3项。
(二)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新增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新型智库1个、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及人文社科研究平台8个。获批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科技计划团队14个。统筹规划校属科研平台,成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山东自贸试验区研究院、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中日韩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低碳学院等一批新型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
(三)学术交流水平内涵式提升
举办承办百余场国际性、全国性、行业性高端学术会议。《经济与管理评论》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山东财经大学学报》入选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
(四)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实施《服务山东重大战略行动计划》,积极探索服务山东重大实践方式方法。与省社科联联合开展服务山东八大战略调研项目、连续承担省委省政府委托对省级政策绩效评价、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主动对接,深入开展鲁日韩经济合作研究、自贸区发展研究等;积极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组建科技扶贫对口帮扶团队6个、结对支援菏泽学院建设、成立乡村振兴学院、自主研发区块链疫情采集监测系统,积极为省市提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对策建议对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挥高校新型智库作用,积极建言献策。成立新旧能动转换研究院,打造“1+N”的学校智库体系,教师积极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建言献策,决策咨询报告获国家领导人及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相关政策采纳97件;依托省部共建平台,积极承担财政部委托课题24项,主动参与和为国家财政体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教师积极开展横向委托课题研究,承担横向课题282项,到账经费近6000万元。
二、“十四五”时期科学研究工作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强高水平科学研究,优化科研组织结构,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制度体系,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参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科学研究将完成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的根本性转变,在稳定和适当增加成果数量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产出一流成果上,提高学校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地位。以“两端突破”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前瞻布局,协同创新,不断突破组织界限和技术藩篱,争取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二)总体目标
到“十四五”末,高水平科研平台基本具备承建国家级科研究平台的条件和基础;学科交叉能力进一步增强,标志性成果与学科特色进一步契合,在中外权威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实现年度常态化;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能力进一步提升,重大项目承担数量和种类进一步增加,努力实现国家级项目200项;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力争省部级以上(含)奖项取得新突破;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与技术研发获取横向课题到账经费1亿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繁荣发展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重要任务,坚持推进“破五唯”,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
三、“十四五”时期科学研究工作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实施“两端突破”科研发展战略
把握学校学科特色,实施科学研究理论成果端与应用实践端“两端突破”的科研发展战略。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推进科研创新理论端突破;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推进科研社会服务应用端突破。坚持从单纯强调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科研发展思路转变,在稳定和适当增加成果数量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产出一流成果上。
(二)深化科研评价改革
加强学风建设,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治理体系。突出创新和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和对人才培养的支撑情况,落实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完善分类评价,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构建充分体现实际贡献和创新价值的科研评价体系。
(三)强化组织科研能力建设
做好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培育和组织工作,把握项目申报的关键环节,加强组织和指导,切实将各项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实现国家级重大项目立项数量和类别的不断突破;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切实提高科研项目按时结项率;提升教师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实现在国内外顶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常态化;探索完善符合财经类高校实际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智库建设制度,增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参与山东实践的贡献度。
(四)加强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
以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为依托,加强与教育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中国科学院、社科院等“大院大所”,国内外重要行业协会组织的联系合作,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前沿,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争创国家级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五)打造财大特色的智库建平台体系
探索构建多边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高等学校智库平台,发挥学校经济管理学科群优势,立足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协同创新优势,完善智库组织功能,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端智库。打造“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智库品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大智慧。
(六)建立健全科研学术团队建设
扎根中国大地,增强问题意识,积极鼓励跨学科、跨学院以及校内外、国内外的团队协作,探索完善学校青年创新学术团队、重大项目预研团队等建设模式。推动科研团队作为学校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探索充分发挥科研合力的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山财大特色的学术研究梯队体系,产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七)组织学校学术成果提升项目
继续做好学术专著资助出版计划等学校学术成果提升项目,切实提升学校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
四、“十四五”时期科学研究工作总体进度安排
2021年,深刻领会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制定和完善符合学校学科特色和定位的科研评价制度体系。承担国家级课题35项,发表权威顶级期刊论文2—3篇,社会服务到账经费1500万元。
2022年,组织申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承担国家级课题35项(国家级重大项目1项),发表权威顶级期刊论文2—3篇,社会服务到账经费1500万元。
2023年,承担国家级课题40项(国家级重大项目1—2项),发表权威顶级期刊论文3—5篇,社会服务到账经费2000万元。
2024年,承担国家级课题45项(国家级重大项目1—2项),省部级以上政策采纳30次,发表权威顶级期刊论文3—5篇,社会服务到账经费2500万元。
2025年,组织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级课题45项(国家级重大项目1—2项),发表权威顶级期刊论文3—5篇,社会服务到账经费2500万元。
山东财经大学
“十四五”社会服务专项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十四五”时期开放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和贡献度,扩大学校办学资源,增强学校发展能力,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机制创新,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和《山东财经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社会服务取得显著成绩
“十三五”时期,学校提出实施开放发展战略,社会服务工作呈现新气象打开新局面,取得显著成绩,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体制机制得到改革创新。设立合作发展处,加强统一管理和服务指导,推动系统化、规范化、品牌化的工作体系建设,注重发挥二级教学和科研单位积极性,注重部门协同、平台建设和工作队伍建设,增强了社会服务工作合力。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实施了《服务山东重大战略行动计划》,与省社科联联合开展服务山东八大战略调研项目,连续多年承担省级政策绩效评价,深入开展鲁日韩经济合作研究、自贸区发展研究等。
积极探索服务政府部门、地方和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先后建立了淮海财金研究院、青岛创新创业园、数字经济研究院、乡村振兴学院、职业经理人学院、临沂金融研究院等一批驻外社会服务综合平台。
发挥智库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决策咨询报告获国家领导人及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相关政策采纳97件,依托省部共建平台,承担财政部委托课题24项。
积极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万名干部下基层、“四进”工作组36人次,组建对口帮扶团队6个,结对支援菏泽学院建设,乡村振兴学院服务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积极为省市提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对策建议,自主研发区块链疫情采集监测系统,对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续教育社会培训成绩显著。为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训1.8万人次,继续教育实现总收入1.62亿元。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学校社会服务工作基础比较牢固,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合力动力活力明显增强,但同时,学校社会服务的有效性、贡献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尚需深化完善,政策制度尚需完备,服务能力、特色品牌有待于强化,服务领域有待于拓展,资源筹集有待于提高,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结合紧密程度有待于加强。
二、“十四五”时期社会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平台、技术、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坚持在开放、合作和共赢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增强社会服务的有效性和贡度。通过社会服务争取更多社会支持,增强学校办学资源,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
(二)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积极服务社会与争取社会支持相统一;坚持扩大社会服务和扩大学校影响相统一;坚持公益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坚持学校为主体和社会合作相结合。
(三)总体目标
加强学校社会服务工作顶层系统设计,完善制度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学校统筹协调、部门相互配合、学院为主实施、责权利相统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社会服务强大合力,凝练服务特色,推出典型案例,创建服务品牌,扩大办学资源,提升学校的发展力、影响力和支撑力。
三、“十四五”时期社会服务工作的目标举措
(一)加强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
1.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智库作用,支持教研人员与政府部门、政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开展研究合作,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服务。“十四五”期间获取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或政策采纳150件。
2.探索财经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与路径,深度参与政产学研金服用,成果转化直达产业需求一线。成立成果转移转化专门专业机构,注重对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应用,注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经理人制度,建立校内推荐部门、社会转化机构和政府转化平台衔接的完整转化体系。制定符合学校学科定位的《山东财经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加强组织管理和评价认定,引导教师产出符合山东省重大需求的可转化科技成果。教师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技术转移合同到账经费达到1200余万元。
(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1.加强顶层系统设计,创新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建好用好社会服务平台,完善制度政策保障,明确责权利关系,主要是调动二级教学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形成社会服务合力和品牌效应,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增加服务收入,增强学校发展能力。
2.成立学校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学校统筹协调、部门相互配合、学院为主实施、责权利相统一的领导体制。完善校院两级工作机制、校内外信息对接机制、社会服务协同机制、教师干部挂职服务机制等工作机制。建立现有社会服务项目、校企合作办学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社会服务工作纳入二级单位绩效考核体系。
3.充分发挥省部共建平台作用,加强校友会、教育基金会、理事会等平台建设,坚持开放、合作、共赢,打造社会服务特色与品牌。发挥学校品牌优势,探索建立山东财经大学教育集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和智库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服务山东重大战略行动计划》,重点做好服务济南、服务青岛,推动全省市域县域社会服务全覆盖,推动海内外校友“聚创齐鲁”。
(三)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和产教研融合
发挥学科、人才和平台优势,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建好济南和青岛创新创业园,拓展国内重点城市创新创业园(基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好山东数字产业技术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院、乡村振兴学院、职业经理人学院等现有平台,建立青岛大数据与国际金融学院,服务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对外开放新高地、海洋强省等重大战略;探索建立15个左右现代产业学院,建成1—2个省级以上现代产业学院;培育校企合作重大重点项目3—5个,更好服务企业发展。通过校地校企合作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机制创新。
(四)促进继续教育内涵发展
强化继续教育质量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学历教育质量,稳定在校生规模,扩大自学考试和社会证书考试。高质量完成上级安排的考试任务。大力发展高端培训和非学历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社会培训收入争取较“十三五”增长20%。
四、“十四五”时期社会服务工作进度安排
(一)自专项规划实施之日起,启动社会服务顶层系统设计工作,力争在2022年前形成学校统筹协调、部门相互配合、学院为主实施、责权利相统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主要制度和政策,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二)专项规划的具体目标任务进度与学校“双高”建设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年度目标任务保持同步落实。
(三)及时跟踪评估具体项目实施情况,加强督查督办,确保目标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
山东财经大学
“十四五”国际化专项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搭建高水平全球合作平台,赋能我校高水平财经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实现学校国际化办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学校“十四五”总规划,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国际化工作总体情况
(一)“十三五”总结
1.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与海外高校新建友好合作关系53个、签署交流合作协议183项、开展学生出国(境)交流项目75个,派出赴海外学习学生1108人次。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合作院校,选派教师赴海外访学、研修或参加国际会议410人次,有6个月及以上国(境)外学术经历的教师占24.6%。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建设国际合作研究平台74个,实施课程国际化项目47个。聘请海外专家132人。开展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在校留学生512人,其中学历生155人,留学生规模与结构不断优化。
2.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拓宽。加入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欧亚太平洋学术联盟等国际大学联盟或协会组织。新增省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与特定国家或区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2个。获批山东省海峡两岸交流示范点,获得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
(二)存在的不足
学校国际化办学工作在拓宽交流合作平台、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交流合作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相比,与自身办学目标相比,我校在师生派出力度、国际科研项目和平台建设、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的发展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体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总体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十四五”时期国际化工作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任务、新要求,落实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对国际化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学校学科建设和学校中心工作,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实现学校国际化办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二)总体目标
建成布局合理的全球合作网络,双边多边教育合作广度和深度有效拓展;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规模显著扩大;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层次明显提升;具有海外学习研修、工作背景的教师比例显著增加;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换、学分互认、联合培养成效显著;来华留学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三、“十四五”时期国际化工作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汇聚资源,打造高水平全球合作网络
着力推进学校“巩固优化欧美大,深度发展东北亚,重点突破‘一带一路’”的全球布局,继续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友好合作关系和高端国际学术联盟的合作,搭建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国际合作网络平台,促进深度国际合作,深化资源共享,推进协同创新。新增海外友好院校40所以上。
(二)重点突破,建设高水平国际联合学术平台
依托现有的国际大学联盟等重要国际平台资源,围绕重点学科领域,鼓励学院继续拓展国际合作研究;以专项孵化并加强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平台)建设;加强与国外高校“线上”互联互通,搭建高水平国际联合学术平台,打造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新增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平台)50个。
(三)强力推进,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
加快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世界名校合作办学进程,加大对《山东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规定的宣传力度,鼓励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尤其是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和博士生联合培养,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促进中外资源融合创新。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2个;力争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零的突破。
(四)丰富全球体验,加大学生国际学术学习背景
打造以学科专业特点与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的多层次、个性化的优质联合培养项目;拟出台《山东财经大学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资助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规定,积极引导、鼓励、支持本科生、研究生赴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交流学习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积极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等培养项目;引进并整合优质海外合作伙伴资源,与海外高校成建制联合培养优秀学生;鼓励学生团队参加国际性比赛;加强学生参加国际组织实习项目的宣传与推广,加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力度。赴国(境)学习交流、实习在校生逐步增加至600人次/年,其中3个月及以上人次达到60%。
(五)创新模式,强化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广开渠道,积极引进优质外籍教师资源,实施以学院为主的外籍教师聘请模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广揽语言类、专业类和项目类外籍教师;坚持引育并举,构建国家、省、校等多层次的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提升体系,有规划、更大规模的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海外进行6—10个月以上的访学研修。后疫情时期,将教师海外研修与学校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平台)、在线国际会议等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教师研修新模式。累计引进外籍教师100人次;具有海外学习研修、工作背景的教师比例达到30%。
(六)多措并举,提升来华留学教育水平
推动“全校联动机制”有效运转,建立留学生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发挥专业学院人才培养主体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来华留学管理队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建和扩大留学生宿舍数量;拓展招生渠道,发挥校际交流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提升生源质量;依托学校财经学科优势资源,继续加强全英文授课专业和课程建设,打造“留学山财大”教育品牌;增加来华留学教育经费投入,争取政府奖学金和校企合作等多渠道校外资金支持。来华留学生在校规模增加到600人,学历生比例达到40%。
四、“十四五”时期国际化工作进度安排
2021年,新增高水平研究项目(平台)10个;在校生赴国(境)学习交流、实习方面,优化原有联合培养项目,打造更多高水平联合培养项目;引进优秀外籍教师20人次;配合人事处继续加大海归博士引进力度;来校留学生稳定250人左右规模,进一步增加学历生和研究生占比。
2022年,新增高水平研究项目(平台)10个;赴国(境)学习交流、实习在校生力争达到200人次(其中3个月及以上达到60%);引进优秀外籍教师20人次;选派10名左右教学科研骨干赴国(境)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访学;来校留学生增加100人左右。
2023年,新增高水平研究项目(平台)10个;力争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赴国(境)学习交流、实习在校生力争达到300人次(其中3个月及以上达到60%);引进优秀外籍教师20人次;选派15名左右教学科研骨干赴国(境)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访学;来校留学生增加100人左右。
2024年,新增高水平研究项目(平台)10个;赴国(境)学习交流、实习在校生力争达到500人次(其中3个月及以上达到60%);引进优秀外籍教师20人次;选派20名左右教学科研骨干赴国(境)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访学;来校留学生增加100人左右。
2025年,新增高水平研究项目(平台)10个;力争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力争实现中外办学机构零的突破;赴国(境)学习交流、实习在校生力争达到600人次(其中3个月及以上达到60%);引进优秀外籍教师20人次;选派20名左右教学科研骨干赴国(境)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访学;来校留学生规模力争达到600人左右,进一步增加学历生和研究生占比,学历生比例达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