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学校概况 
 章程与规章制度 
 招生考试 
 财务、资产及收费 
 人事师资 
 教学质量 
 学生管理与服务 
 学风建设 
 学位与学科 
 对外合作与交流 
 重点领域 
 其他 
 

山东财经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07-12      浏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也是学校立足新阶段、实现新跃升的关键时期。为明确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位、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和山东省有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和规划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学校发展取得重大成绩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全面建成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关键时期。学校党委、行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财政部、教育部的关怀指导下,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发展与安全,砥砺奋斗,攻坚克难,实施一系列重大创新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取得一大批标志性重大成果,“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学科实力进入全国财经高校先进行列,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大幅提升,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迈入全国一流财经高校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学校党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能力全面增强,引领学校行稳致远,开辟了学校发展的新境界。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积极传承红色基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师生员工理想信念更加牢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显著,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不断增强。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和专业骨干,干部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入纠治“四风”,突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构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学校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党的建设各方面制度逐步健全,为党建工作科学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学校党委获评山东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员队伍建设获全省组织工作创新奖。

宣传统战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坚持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占领主阵地,有力保障了学校政治安全稳定。积极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注重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知识分子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群团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积极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改革创新,学校领导坚持为学生上思政课,形成长效机制,发挥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内部治理更加完善

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党委全面领导制度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大学章程修订完成,决策、执行、监督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人才队伍引育用管服制度逐步完善。

治理结构明显优化。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教学发展与评估中心、合作发展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妥善处置明水校区,“一体两翼”校区布局全面形成。

治理效能不断提高。内设机构职责更加明晰,办事流程日趋规范简便。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学院党政班子议事决策和运行机制逐步健全,中层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启动实施。

(三)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学科建设重点突破。应用经济学入选省一流学科和高峰学科,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入选省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应用经济学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获评B+,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获评B-,成为山东省唯一拥有B以上经管学科的省属高校,整体学科实力进入全国财经高校前10名。

学位点建设取得新成绩。新增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工程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四)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

规模与结构进一步优化。撤销、停招本科专业15个,新增新兴专业6个,招生专业数量调减至52个。推行专业大类招生,生源质量连年位居省属高校前3位。“十三五”期间,培养本科生38675人、硕士研究生4065人、博士研究生42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20875人。现有在校本科生27974人、硕士研究生3489人、博士研究生147人,研究生占比由“十二五”末的6.4%增长到11.5%。燕山学院和东方学院培养学生20432人,现有在校生18078人。

专业课程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3个、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7个、省级一流课程25门。

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加强新文科、新财经特色专业建设,推进人才分类培养。设置专业方向15个,培养新财经特色人才;设立智能会计、大数据与商务分析、国际发展合作等实验班,培养新财经卓越人才;成立龙山荣誉学院,探索财经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设置5个校企合作专业,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扩大国际化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稳居省属高校前列,本科毕业生深造率逐年提升。获批本科生推免硕士研究生资格,共推免362人。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研究生在B类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16篇,获评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0篇、优秀成果奖29项。

教学研究能力不断增强。新增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省级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项目47项。

(五)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取得重大成效

学生工作成效显著。公开招聘专职学生辅导员39人,辅导员配备达到1:195。校院两级学生工作体系日益完善。实践育人、心理育人获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获批全国心理服务基层试点单位、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

“三千计划”创立实践思政育人品牌。学校持续深入实施“三千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共资助实践团队1万余支,参与师生8万余人次,其中专任教师5800余人次,完成调研报告11876项,获国家和省级奖励400余人次。“石榴籽计划”实践团队受到教育部、团中央专门贺信表扬。学校多次获评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创新创业教育成绩显著。5年,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全国竞赛,获金奖7项、银奖9项、铜奖23项,获省级以上奖励团队2638个、学生10000余人,其中获评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6人。新建青岛创新创业园,成立未来合伙人创新实验班。学校获评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六)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代表性成果取得重要突破。获批国家级项目172项,较“十二五”时期增长15.4%,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获批教育部项目4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18项,其中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突破。承担各级各类纵向项目726项,到账经费4570余万元。教师共发表高水平论文2800余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30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项,其中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实现突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7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31项,获奖数量和层次居省属高校前列;获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3项、泰山文艺奖1项。

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增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新型智库1个、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及人文社科研究平台8个。获批省高校青年创新科技计划团队14个。成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山东自贸试验区研究院、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中日韩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低碳学院等一批新型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

学术交流日趋活跃。举办承办百余场国际性、全国性、行业性高端学术会议。《经济与管理评论》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山东财经大学学报》入选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

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实施《服务山东重大战略行动计划》,与省社科联联合开展服务山东八大战略调研项目,连续多年承担省级政策绩效评价,深入开展鲁日韩经济合作研究、自贸区发展研究等。积极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万名干部下基层、“四进”工作组36人次,组建对口帮扶团队6个,结对支援菏泽学院建设,建立乡村振兴学院,积极为省市提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对策建议,自主研发区块链疫情采集监测系统,对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培训成绩显著,为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训1.8万人次,继续教育实现总收入1.62亿元。发挥智库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决策咨询报告获国家领导人及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相关政策采纳97件,依托省部共建平台,承担财政部委托课题24项。

(七)师资队伍建设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现有专任教师168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53人,占56.5%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915人,占54.2%;教授、副教授909人,占53.9%;在校外完成最高学历学位教育的教师占95.4%

人才队伍加快壮大。全职引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等7人,柔性聘任各类高层次人才228人,引进青年博士193人。现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8人,“泰山学者”工程人选1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山东省齐鲁文化名家1人,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3人。

人事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实施《特聘岗位管理办法》,设立领军人才、卓越人才、特聘教授三类岗位,首聘35人,打通校内外人才待遇;实施《人才引进预聘制实施办法》,预聘教授、副教授49人,优化人才梯队;投入近亿元实施人才支持项目6个,资助团队16支、教师241人;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职员制实施办法(试行)》,分类定责、分类考核、分类聘用。

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在省属高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管理实施意见》,建立了薪酬分配与业绩贡献挂钩的分配机制;校内津贴分配优先向关键岗位和基层一线倾斜,绩效奖励惠及全体教职工。制定实施教学业绩奖励政策,修订完善科研奖励政策,激励导向更加明确。探索实行年薪制、项目工资制、协议工资制,以绩效工资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薪酬分配体系进一步完善。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全面落实,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八)对外交流合作取得重要成效

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与海外高校新建友好合作关系53个、签署交流合作协议183项、开展学生出国(境)交流项目75个,派出赴海外学习学生1108人次。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合作院校,选派教师赴海外访学、研修或参加国际会议410人次,有6个月及以上国()外学术经历的教师占24.6%。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建设国际合作研究平台74个,实施课程国际化项目47个。聘请海外专家132人。开展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在校留学生512人,其中学历生155人,留学生规模与结构不断优化。

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拓宽。加入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欧亚太平洋学术联盟等国际大学联盟或协会组织。新增省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与特定国家或区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2个。获批山东省海峡两岸交流示范点,获得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

(九)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荣誉体系逐步完善。定期开展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优秀党员等评选表彰活动。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和一票否决制度,开展师德师风全员考核,注重发挥典型激励作用。

文化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创作完成校歌《梦想花开》,设计完成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校史馆建成启用,建立齐鲁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儒商文化研究院等一批文化平台。尊师重教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日益浓厚。

(十)办学条件和资源保障明显改善

教学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校区资源整合调整加快推进,校区功能进一步优化。圣井主校区一期扩建工程建成13.9交付使用,新建5图书馆竣工。图书馆、实验室、智慧校园、食堂等资源条件不断完善。老校区管道、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基本完成。

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教职工“暖心关爱工程”持续实施。学生公寓普遍安装空调,学生住宿更加宽松舒适。学校社会收入不断增长,筹资能力不断增强。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燕山和舜耕校区师生服务大厅建成启用,后勤智慧化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资源共享能力不断增强。圆满完成新冠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力保障了师生健康、校园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

二、“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发展既面临重要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和优秀人才的需要前所未有,师生员工的政治认同空前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十三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厚实基础,学校长远发展的新生力量和后发优势不断增长,未来发展具备多方面有利条件和优势。但是,面对我国新发展格局、世界新科技革命、教育新发展趋势、人民新期待要求,干部教师教育理念还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学科专业多而散,人才培养体系还有弱项,高层次人才和标志性成果少,师资队伍整体创新能力不强,社会服务贡献度不高,管理比较粗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存在短板,学校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改革发展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学校必须适应新特征新要求,应对新矛盾新挑战,明确政策导向性,把握教育规律性,更新教育理念,发扬斗争精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高质量提升,在新阶段新起点开辟学校发展新境界。

三、“十四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向新时代要求,面向新发展格局,面向新文科建设,面向新评价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建设高水平学科体系,着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着力深化教育与科技融合,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学校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迈入全国一流财经高校前列,为新阶段山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确保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坚持高质量内涵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内部治理等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改革创新。以系统性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评价标准,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教学科研评价改革、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等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努力提升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办学定位

整体发展定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位于全国一流财经高校前列、有一定国际影响的财经特色名校。

类型层次定位:建设以一流本科教育为主体、以扩大发展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定位: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培养富有家国情怀、经世济民专业素养高、具有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学科发展定位:构筑经济学、管理学学科高峰,大力发展新文科,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支持发展新工科,推进学科融合发展,鼓励其他学科特色发展,形成结构合理、相互支撑、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全国一流财经高校前列的财经特色名校新征程。到2025年,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科核心竞争力、科研创新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国际化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骨干优势学科达到全国同类高校一流水平,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综合实力、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再上新台阶,在进入全国一流财经高校行列基础上,初步建成位于全国一流财经高校前列的财经特色名校。

展望2035年,立德树人成效整体创优,学科实力全面增强,优势学科地位更加巩固,社会贡献大幅增强,学校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更受人尊重、令人器重、让人满意,师生员工成就感、自豪感、幸福感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位于全国一流财经高校前列、有较大国际影响的财经特色名校。

(五)总体发展思路

坚持党委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系统性教育评价改革为动力牵引,坚持优结构、强特色、提质量一条主线,协调推进全面建设全国一流财经高校前列的财经特色名校、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校、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战略布局,统筹推进高水平学科体系、培养体系、队伍体系、评价体系、治理体系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重点推进育人育才融合、学科交叉融合、教育科技融合、产教科教融合、资源要素融合五个融合,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资源保障能力、干事创业能力、办学治校能力六个能力,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提质增效。简称“14556”总体发展思路。

四、“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举措

(一)党的建设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政治、思想、组织保证。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组织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加强、全面过硬。扎实推进党员分类管理,切实提升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质量和水平。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历练,选优配强中层领导班子,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优化干部梯队。建立健全干部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干部勇于担当、狠抓落实能力。

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推进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监督治理效能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加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3.加强新时代宣传统战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舆情处置能力。加强对外宣传,讲好财大故事,传播财大声音。完善统战工作机制,加强政治引领,健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识分子工作制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立体化“大思政”格局,大力推进实践思政建设,创建实践思政品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不断深化财大命运共同体内涵。加强离退休人员党组织工作,落实离退休人员政策。

(二)内部治理体系

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大学章程为基础,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4.完善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党委全面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科学高效、民主有序、充满活力的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学院在人才选用、职称评聘、资源配置等更多方面的自主权,建设素质优良、运行高效的学院管理团队,激发学院办学积极性。

5.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破立并举,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制定学校实施方案,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评价标准,着力深化人才评价、学术评价、职称评审等方面的改革,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激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6.推动大部制建设和学院重组改革。以“大学科”为单元,加强资源统筹,对学科专业相关相近的学院进行优化整合,建立经济学部、商学院等学部,向大科研、大项目、大平台集中发力。

7.推动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明确各单位责任清单、审批清单和服务清单,明晰各项工作任务、岗位规范、流程标准等。推动校务运行扁平化,最大限度削减层级、减少环节、精简手续、压缩时限,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运行质量。建立网上办事大厅,探索校区集中办理模式,推进服务事项联审联办。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学、科研、管理、资产、后勤服务信息化精细化便利化水平,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三)人才培养

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五育”并举,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着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8.优化规模与结构。进一步精简专业数量,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到2025年,本科招生专业控制在50个以内,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保持在30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不超过25000人、研究生不少于5000人。

9.完善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深化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人才分类培养,实施财经类“卓越拔尖人才2.0计划”,推进财经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新财经卓越人才创新实验班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产教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10.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以新财经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推进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发展新兴急需专业,强化新文科与新工科融合,增设35个新兴专业和交叉复合专业。力争一流专业建设点占专业总数的70%,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占50%,积极推进专业三级认证。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大课程改革创新力度,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研究生优质课程80100门,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50项以上。建成省级以上优秀教材510部。实施课程思政行动计划,建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00门,选树课程思政优秀教师200名。

11.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推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建好大学生创业园、“一院一赛”等平台和载体,完善学科竞赛工作机制,实现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数量和获奖人次新突破。完善以“三千计划”为主要载体的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学分制实践教学。推进产教融合,实施产业行业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参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化培养,新增省级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810个。

12.加强教学改革研究。注重教学改革研究和成果培育,力争获得省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立项60项左右,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0项左右,努力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突破。

13.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做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专业评估,建设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

14.健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思想引领、发展指导和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和困难帮扶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5.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完善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体制机制,改善就业工作软硬件条件,推进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四)学科建设

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学科特色,构筑学科高峰,着力构建高水平学科体系。

16.构建新型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完善学科建设顶层设计,构建点、线、面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建立一级学科管理协调机构,统筹学科资源。建设学科数据分析平台,建立学科发展信息动态监测体系。

17.强化高水平学科建设。实施分层分类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强化建设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冲击全国学科评估A类等级,打造“一流+特色”学科高峰。争取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

18.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依托高水平创新平台和人才资源优势,围绕国家和地方急需领域,加快推动相关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深化新文科与新工科、经管学科与非经管学科融合,推进学科特色发展。

19.完善学科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学科评估、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和合格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升。实施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动态监测,加强绩效考核,围绕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

(五)师资队伍建设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突出绩效和贡献导向,进一步完善薪酬分配制度体系。

20.优化师资结构。2025年,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70%左右,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及其支撑学科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80%左右。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5%左右。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教师比例进一步提升,有3个月以上海外访学、研修经历的学术骨干达到90%以上。根据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加强“双师双能型”实践教师队伍和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21.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突出业绩与贡献导向,破除“唯帽子”选才育才倾向,增强人才的责任感、荣誉感。围绕学科发展,依托校内外人才工程和平台,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进一步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引培结合,构建学术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青年后备人才队伍体系。

22.提升师资管理服务水平。完善教师发展机制,做好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和使用。推进教师分类管理,全校岗位向一线教师倾斜,严格聘期岗位管理。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23.加强管理队伍和教辅队伍建设。深化职员制改革,完善职业发展体系,推进管理队伍和教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对教学科研支撑服务能力强的管理队伍和教辅队伍。

24.深化职称评审和收入分配改革。健全与岗位聘用有效衔接的职称评审机制,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严把思想政治关和师德师风关,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坚决破除“五唯”倾向,实行分类分层评价和代表性成果评价,建立评价科学、竞争择优、规范高效的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制度。完善多种形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系,推动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明确收入与绩效、贡献直接挂钩的政策导向。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薪酬政策,进一步打通校内外人才待遇。

(六)科学研究

以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强高水平科学研究,优化科研组织结构,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制度体系,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参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25.坚持“两端突破”科研发展战略。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推进科研创新理论端突破;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推进科研社会服务应用端突破。坚持质量优先,努力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200项以上,重大项目数量和类别进一步突破,教师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实现常态化。探索符合财经类高校实际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制度,增强社会服务贡献度。

26.加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以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为依托,完善“团队—项目—平台—成果”科研创新体系,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探索构建多边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高等学校智库平台,产出高质量社会服务成果。争创国家级实验室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27.深化科研评价改革。加强学风建设,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治理体系。突出创新、贡献和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和对人才培养的支撑情况,落实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完善分类评价,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构建充分体现实际贡献和创新价值的科研评价体系。

(七)社会服务

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落实《服务山东重大战略行动计划》,加强战略决策咨询服务。重点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培育重大重点项目。创新社会服务体制机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28.加强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发挥学科优势和智库作用,支持教研人员与政府部门、政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开展研究合作,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服务。

29.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顶层系统设计,完善制度政策体系,创新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加强校友会、教育基金会、理事会等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坚持开放、合作、共赢,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和智库体系建设,打造社会服务特色与品牌。发挥学校品牌优势,探索建立山东财经大学教育集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增加服务收入,增强学校发展能力。

30.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和产教研融合。发挥学科、人才和平台优势,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建好济南和青岛创新创业园,拓展国内重点城市创新创业园(基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好山东数字产业技术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院、乡村振兴学院、职业经理人学院等现有平台,建立青岛大数据与国际金融学院,服务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对外开放新高地、海洋强省等重大战略;探索建立现代产业学院15个左右,建成省级以上现代产业学院12个;培育校企合作重大重点项目,更好服务企业发展。通过校地校企合作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机制创新。

31.促进继续教育内涵发展。强化继续教育质量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继续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学历教育质量,扩大自学考试和社会证书考试。大力发展高端培训和非学历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八)国际交流合作

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围绕山东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和学校中心工作,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实现学校国际化办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32.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交流合作,注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中外合作办学品牌。依托国际大学联盟等重要国际平台资源,推进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认证,探索开展AMBAEQUISAACSB认证,提升学科国际认可度。加大国家和省级区域国别研究基地(中心)建设力度,培育新的国家级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备案中心)。到“十四五”末,新增战略合作高校40所以上、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平台)50个左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2个。

33.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加强国际化项目、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大力支持国内学生赴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文化交流。积极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设立“海外经历奖学金”,开展暑期国际学校项目,推进与海外合作高校成建制联合培养优秀学生,实现境外交流学生比例达到10%。稳定国际学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持续提高学历生占比,“十四五”末,来华留学生规模增加到600人,学历生占比达到40%

34.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引培并举,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能力和水平。创造更多国际交流合作机会,鼓励和支持教师赴海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培训、授课和合作研究,积极吸引外籍教师入职。到“十四五”末,具有海外访学研修背景的教师比例达到30%

(九)文化建设

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文化引领。

35.推进大学文化特色建设。健全文化建设领导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遵循“立德树人、经世济民”办学宗旨和“克明峻德、格物致知”校训,建设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育人品位。完善学校荣誉体系,塑造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典型,发挥典型激励作用。举办建校七十周年、合并建校十周年庆祝活动。

36.加强文化设施和载体建设。建成启用艺术馆,加强主校区体育场馆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校园文化园地,充分发挥图书馆、校史馆、艺术馆、体育馆等文化园地育人作用,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开展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建设,打造“一院一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校歌传唱、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推广应用,发展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加强优秀网络文化建设,培育校园文化品牌,争创全国文明校园。

(十)条件建设与资源配置

以服务师生和保障教学为中心,加强办学条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全面提升公共服务现代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

37.健全公共资源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内控体系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公房管理信息化平台,积极探索“定额配置、有偿使用”管理模式。完善资产共享平台建设,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强化无形资产的权益权利保护,积极探索无形资产管理配套办法和措施。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完善招标采购管理。

38.加强公共资源建设。完善圣井校区图书馆馆藏和功能,推进智能图书馆、线上图书馆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推进数字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智能数据中枢、应用系统建设和网络安全建设,大力提升数据资源共享和信息化服务水平,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和普及应用。加强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电子文献管理规范化。

39.增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构建节能降耗、生态环保、资源合理利用的绿色服务管理体系。积极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传感遥控等新技术在校园后勤工作中的应用,推进服务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吸收引进社会资源,优化整合校内服务资源,规范有序开放后勤服务市场,推进后勤服务由自办为主向托管、监管为主的模式转变。以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健康为根本,完善常规医疗服务,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40.完善校区功能和资源条件。继续推进校区布局优化调整,进一步完善校区功能,推进资源共享,改善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生活条件。进一步扩大圣井主校区面积,完善校区规划,适时启动扩建二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圣井主校区教师公寓建设。

(十一)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以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为目标,加强治安、消防、交通安全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校园安全有序、和谐稳定。

41.健全校园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建设机构健全、力量充足、行动迅速、措施有力、运转高效的校园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夯实二级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安全教育、消防演练、应急疏散演练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42.提高校园技防水平。扩大技防监控、周界、门禁、入侵报警等设施设备的覆盖率,推进安消一体化平台建设。推进安消信息大数据应用,加强校园110指挥中心建设。

43.增强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校园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管控、责任落实闭环管理、常态运行。依托各校区监控中心,建立快速反应指挥系统,高效处置突发事件。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十四五”规划是指导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改革的行动纲领,各项工作要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全面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在党委领导下制定规划、落实规划,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为规划落实提供根本保证。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压实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各专项规划牵头单位和学院,要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制定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保证各项规划协调衔接。要加强规划的宣传工作,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二)明确规划落实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学校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重要指标和重大举措,要分解落实到学校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制定的重大工程计划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到学校和各学院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规划实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得到贯彻落实。

(三)加强资源保障

坚持保重点、保“双高”建设的原则,对于规划确定的重要任务、重点工程和计划项目,要给予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确保规划任务如期完成。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增加办学经费。经费预算要优先保障规划确定的重点工作需要,保障“双高”建设专项经费,确保经费预算与战略任务相匹配。人员、平台、场所、设备等各类资源配置,要优先保障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需要。

(四)强化绩效考核与奖惩

进一步完善规划落实的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将规划任务指标落实情况纳入单位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发展规划部门要加强督查督办,组织开展中期检查或重点抽查,及时跟踪评估规划实施情况,确保规划的目标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


版权所有 © 山东财经大学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