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学校概况 
 章程与规章制度 
 招生考试 
 财务、资产及收费 
 人事师资 
 教学质量 
 学生管理与服务 
 学风建设 
 学位与学科 
 对外合作与交流 
 重点领域 
 其他 
 

山东财经大学2021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1-03-05      浏览: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学校跃升发展的关键之年。2021年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深化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学校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一、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守护校园净土

1.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执行上级关于校园管理的要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应对突发聚集性疫情应急预案;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教学方案和突发疫情的在线教学应急预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全员化、常态化;加强对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留学生及受疫情影响家庭学生的关心关爱;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引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二、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2.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史教育,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加强政治建设,严格落实《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落实台账》,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强化“灯塔党建-e支部”的建设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大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实施干部教育培训新规划,加大干部培训力度。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控,提高舆情研判与应对能力,把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各项活动,强化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唱响校园时代主旋律,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做好“心理育人”“实践育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的培育建设工作;强化政治辅导员队伍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建强辅导员工作室;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工作;强化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责任,确保学生安全稳定;以“青年大学习”为依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打造“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示范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水平。

4.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按照党建工作考核办法,落实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党建责任清单,抓好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做好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强化组织员队伍建设,举办组织员培训班,开展优秀组织员评选,加强专职组织员工作室、工作站的建设与管理,打造党建工作新品牌。

5.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夯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成立巡察工作机构,开展巡察工作;强化政治监督,实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精准监督,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增强“关键少数”的规矩意识、法纪意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

三、深入推进规划引领和综合改革,激发学校内涵式发展活力

6.深入推进规划引领。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学校“十四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的编制工作;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梳理现有规章制度,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按照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责任目标,强化绩效考核,高质量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7.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动各项业务流程再造,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对中层单位进行2020年度绩效考核,细化2021年度中层单位目标任务;颁布实施新修订的《山东财经大学章程》;推进学部制改革,先期成立商学院和经济学部,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学科综合优势;启动AACSB认证工作;总结“三全育人”试点学院经验,全面实施“三全育人”行动计划。

四、夯实本科教育核心地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8.加强一流专业建设。以“双万计划”为引导,对标教育部专业认证标准做好一流专业建设点认证准备工作,做好新一轮一流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实现一流专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分类推进经管、计算机、法律、新闻等领域新文科建设,推进外语与专业教育结合,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强化拔尖人才培养,完善本科生荣誉教育机制和研究生卓越学术计划;做好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期满考核、教育服务新旧动能专业对接产业项目期中评估工作;以新财经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调整专业结构,撤销1—2个专业;完善大类培养方案。

9.强化一流课程建设。以“双万计划”为引导,做好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申报工作;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积极完善通识教育、学科基础课等课程体系;开展课程考核改革,强化过程考核的规范化,加大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改革力度;加强优秀教学成果培育,争取实现省级特等奖和国家级奖励突破;推进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项目的申报与转化。

10.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依据,全面落实学校《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构建学校、学院、教师三方联动课程思政工作机制;分层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分类推进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打造财经特色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加大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力度,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

11.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推进分类培养和分级教学;实施研究生课程提质计划,打造一批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专业学位案例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课程教学、案例教学、赛事教学、实践教学相融合,强化课程过程考核;推动科教产教融合,建立产业行业导师制度,建设省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加大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和全英文优质课程建设力度,建立海外联合培养基地,举办研究生暑期国际学校;推进研究生创新实验班高质量建设;推进AMBA国际认证。

1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发挥“创业者港湾”平台作用,助力新课程、新专业和新学科建设;积极参与国际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与历下区合作建设“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实施“未来合伙人”计划,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分类分层培养;加快青岛“双创园”建设;持续开展“三千计划”社会实践,推动实践成果高水平转化;以“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为抓手,推进“一院一赛”建设,打造立体式、综合性创新创业竞赛体系。

13.做好招生与就业工作。完善以学院为主体的招生工作机制,争取更多生源优质省份调整到本科一批招生,提高本科生生源质量;增加硕博贯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研究生比重,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争取更多优质生源;建立健全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强化招生就业统计研究及结果应用;提升就业工作人员职业能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完善就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平台;提升毕业生深造率,稳定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

五、夯实学科建设基础,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14.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对照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高水平学科建设监测指标体系,强优势、抓特色、补短板,统筹规划新一轮学科建设;创新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全力推进应用经济学高峰学科、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带动学校学科整体提升;加强统计学、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学、外国语等学科建设,形成山东省高水平学科新的增长点;组织“十三五”省一流学科和校一流学科验收工作,全面梳理学科建设成效与不足;坚持扶优扶新,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相互促进,继续开展“十四五”校高水平学科立项建设工作。

15.持续优化学位点布局。推进经管法交叉融合,突出“财经+大数据”“财经+英语”“财经+法律”等“新财经”特色;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位点建设;做好统计学博士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专项评估工作;精心准备,科学论证,做好新增学位授权点建设规划工作。

六、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服务山东质量

16.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修订科研管理办法,推进科研管理改革,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强化国家级重大项目、高水平学术论文、高端智库成果、高等级获奖等标志性成果的培育孵化;加强学科联动,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做好国家级课题申报组织工作,稳步提升国家级课题立项数量和质量;挖掘有潜力年青博士教师,培育一批有潜力年青科研骨干;加强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管理,保障科研过程良性循环;增强高水平科研产出能力,提升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排名;以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创新中心建设为重点,探索人文社科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加强《经济与管理评论》《山东财经大学学报》建设,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

17.提高服务山东水平。紧紧围绕山东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特色优势,深化产学研融合,启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举办中国乡村振兴论坛;举办“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贸易创新发展”研讨会;深入推进科技精准扶贫,做好第一书记、“万名干部下基层”、菏泽学院帮扶等工作。

七、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18.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深化人事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激发教师群体活力;完善绩效工资激励机制,落实绩效工作管理实施意见;组织年度职称评审、职员和岗位分档工作;开展第二轮全员岗位聘用聘期届满考核,做好岗位聘用和职称按期确认;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教师管理形式,施行动态聘任、滚动考核、合同管理;科学核定、逐步充实学院办公室秘书队伍、思政课教师队伍。

19.优化人才引培机制。坚持高端引领、重点突破、精准引进、着重培养,加大领军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制定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创新预聘机制;完善校院联动招才引智机制,压实学院人才引进主体责任,实施人才引进专项考核;拓宽人才延揽视野,坚持国内国外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加大人才选聘力度;探索推进人才“团队式”海外研修新模式;做好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项目推荐工作;加强人才(团队)考核,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20.强化人才平台建设。做好博士后招募工作,发挥博士后流动站在延揽人才、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平台作用;充分利用山东省泰山学术论坛、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金融专业委员会等人才平台优势,助力学校发展。

21.创新职业发展机制。支持教师、教辅及管理人员境内外培训研修;鼓励各类人才到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进修学习、挂职交流、培训锻炼,促进各类人才可持续发展;完善新入职教师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业务导师制度、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制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打造教师培训新常态。

22.加强教师管理与考核。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年度师德师风培训计划,开展新入职教师和海外访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做好2020年全员师德师风年度考核工作;建设实践思政教育基地,助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导师岗位管理,创新导师评价体系,破除“五唯”倾向;拓展导师培训渠道,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导师培训体系。

八、坚持开放发展战略,提高开放办学质量

23.拓展高水平国际合作渠道。利用现有海外友好院校和各种国际学术联盟资源,搭建更高水平国际合作新平台;深化与国际一流高校战略合作,加强与东北亚日韩高校交流合作,加强中日韩研究院建设,提升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建设水平;组建国际合作研究团队,推进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建设,成立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比较教育研究院);创新办学模式,积极申报与英国、加拿大、东北亚等高校的合作办学机构、办学项目,推进境外办学;实施研究生国际合作项目和博士生联合培养,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国际话语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拔尖人才;扎实推进与法国高等对外贸易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工作;提升教师国际化素养,强化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持续优化国际生源结构,稳步扩大国际学生招生规模。

24.提升国内合作发展水平。深入推进省部共建,发挥省部共建平台作用,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健全校地合作长效机制,推进与山东各市的战略合作;加强与国内高水平财经类高校的校际合作,增加1—2所战略合作高校;积极培育校企合作重大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健全理事会、校友会和基金会制度,推动校友工作高质量发展。

25.拓展继续教育模式。强化继续教育市场化导向,拓展不同层次、多种形式非学历继续教育模式,打造非学历出国留学培训直通项目;充分利用省部共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平台,开展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等系统高端培训;推进实施山东各市干部培训项目;加强与企业、行业、考试认证机构等合作发展,开放特色培训项目;开展高级经理人发展(EDP)培训项目,实施MBA校友终身教育工程。

九、推进主校区高质量建设,进一步优化校区功能布局

26.加快主校区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图书馆主馆于2021年10月投入使用,完成主校区扩建一期建设工程;做好圣井主校区整体规划调整和扩建二期工程准备工作,完成主校区新征土地工作;加快主校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建成智慧化校园;稳步推进主校区教师公寓建设。

27.持续优化校区功能。按照“一体两翼”校区布局,根据主校区建设进度和学校整体资源承载能力,进一步调整优化各校区功能布局;完成明水校区处置后续工作;成立独立学院转设过渡期工作机构,做好独立学院过渡期各项工作,完成独立学院转设工作。

十、完善条件支撑保障体系,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28.加强财务和审计工作。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经济活动风险管控,完善内控建设机制;简化业务程序,提升财务管理绩效;加大资金筹集力度,拓展资金供应源渠;加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各类工程项目审计,保障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财务、审计部门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29.强化公共资源建设。优化升级网上办公系统,完善网上办事功能,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让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建立长效机制,成立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科学规范高效推动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推进智慧化后勤三期工程建设,实现后勤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全面完成主校区图书馆内部功能建设,打造智慧化、智能化、服务型图书馆;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服务能力;推进实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与转型升级,提高实验室服务教学科研的能力;加强经营性资产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十一、强化大学文化建设,创建安全和谐文明校园

30.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围绕“十四五”规划开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为学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强化质量文化观念,制定教学、科研、管理质量文化建设规划;加强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优化校园环境和生态景观,打牢质量文化物质基础;持续推广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充分发挥校史馆育人功能,展示财大底蕴,凝聚财大精神;健全学校荣誉体系,做好年度表彰工作;成立校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合校10周年、建校70周年庆祝活动。

31.创建安全和谐文明校园。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学校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开好年度教代会;持续实施“暖心关爱工程”;加强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领导,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各方力量;发挥工会、妇委会、团委等群团组织作用,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切实做好离退休干部职工的服务保障工作;健全应急反应工作机制,实施安全网格化管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上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推进依法治校,维护办学秩序,创建安全和谐文明校园。

公文编号:党发〔2021〕1号

版权所有 © 山东财经大学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