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学校概况 
 章程与规章制度 
 招生考试 
 财务、资产及收费 
 人事师资 
 教学质量 
 学生管理与服务 
 学风建设 
 学位与学科 
 对外合作与交流 
 重点领域 
 其他 
 

山东财经大学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0-03-06      浏览: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之年,也是学校全面落实党代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口之年、转机之年。2020年学校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遵循“1234”发展思路,紧扣全面建成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目标任务,坚持重点工作突破总基调,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学校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勠力同心、锐意进取,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水平发展。

一、坚决守护校园净土,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众志成城携手战“疫”。坚持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疫情防控要求,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严格实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监测和管理工作办法》,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落实落细各项制度措施;做好重点疫区、农村和边远地区学生,以及受疫情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加强正面宣传,科学理性认识疫情,消除恐慌心理,增强战胜疫情必胜信心。

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2.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党建“六项工程”,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三会一课”制度,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大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实施干部教育培训新规划,加大干部培训力度。

3.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制度,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控,提高舆情研判与应对能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广泛开展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做好“实践育人”“心理育人”两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的培育建设工作;利用山东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实施齐鲁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打造文化引领平台;配齐专职辅导员队伍,加强教育培训,建立轮岗、转岗和绩效工资制度,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建立本科班班主任制度,打造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三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工作;落实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责任,确保学生安全稳定;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水平。

4.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按照党建考核工作办法,制定和落实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党建责任清单,抓好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按照党建工作标准,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完善落实党员积分考核评估标准、党员分类管理和积分考核实施办法,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召开全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分会党建工作专业委员会年会。

5.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大责任传导力度,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压紧压实“两个责任”;聚焦主责主业,突出监督严肃性、有效性,协同推进“三不”“三转”工作体制机制;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增强“关键少数”的规矩意识、法纪意识;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三、加大综合改革力度,为内涵式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6.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形势预判分析,广泛开展调研论证,做好“十三五”规划收官总结;启动学校“十四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对接省高校分类考核和“双一流”建设的有关文件,制定切实措施,抓好落实;狠抓综合改革落实,巩固“一总九专”改革成果,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7.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各项业务流程再造,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加强和改进学院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完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完善学校理事会章程落实机制;推进学部制改革,成立商学院和经济学部,加强专业认证工作;成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筹备成立国际低碳发展学院,创新学院治理模式,探索实行理事会制;实施社会第三方评估,完善教学评估机制。

四、树牢本科教育核心地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8.大力抓好招生和就业工作。按照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做好按专业大类招生工作,推进学院全面参与招生工作,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生源质量;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争取更多优质生源;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就业指导形式,推动网上就业招聘和就业服务,制定措施鼓励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将毕业生继续深造率提升3—5个百分点,稳定毕业生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

9.强化一流专业建设。建好建强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2020年度新增10个左右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和15个左右的省级一流专业,积极开展专业认证;分类推进经管、计算机、法律、新闻领域新文科建设,推进外语与专业教育结合,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对标国家“强基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学校实验班培养体系,成立荣誉学院,探索实行荣誉学位制度;强化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积极申报新专业,撤销或停招1—2个专业;制定2020年版人才培养方案。

10.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建好建强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2020年度新增10门左右的国家级一流课程和20门左右的省级一流课程;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金课”;推动课程考核改革,提高过程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部分课程实行非标准答案考试;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推进教研活动制度化,建立“说课”制度,推动教学方法改革;统筹安排暑期教学周各项教学任务。

11.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全校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和团队;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推进实践育人制度化、品牌化建设,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三千计划”实施体系,提高成果质量、推动成果转化。

12.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打造精品示范课程,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强化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实施全英文优质课程建设,拓展国际合作联合培养基地;以卓越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国际发展合作、学术能力、实践能力提升为抓手,推动研究生创新实验班建设;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成立研究生教育案例中心,切实发挥好产业(行业)导师作用;做好中国MBA高质量认证考核工作。

1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方案》;完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成立“未来合伙人”创新实验班,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分类培养;强化青岛“双创园”建设;以“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为抓手,推进“一院一赛”建设,打造立体式、综合性创新创业竞赛体系。

五、全力备战第五轮学科评估,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14.学科评估全力冲A。对照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精心组织10个一级学科参加2020年第五轮学科评估,全力支持应用经济学冲击A类学科,努力增加B-类及以上学科数量。

15.加强一流学科建设。重点支持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申报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支持部分学科申报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力争实现学位点建设新突破;做好新一轮专业学位点水平评估工作;做好省一流立项建设学科终期验收、绩效评价工作;做好校一流学科终期验收工作。

六、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服务山东水平

16.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国家级重大项目、高水平学术论文、高端智库成果、高等级获奖等标志性成果的培育孵化,修订科研成果认定和评价制度;研究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横向课题管理办法》;做好国家级课题申报组织工作,稳步提升国家级课题立项数量和质量;增强高水平科研产出能力,提升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排名,2020年师均论文收录比与上年度同比增加30%以上,师均科研经费与上年度同比增加20%以上;整合校内外资源,全力推动山东省区块链金融重点实验室建设;做好高水平学术专著出版工作,提升社会影响力;鼓励教师围绕疫情防控和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开展研究,提升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和资政能力;加强《经济与管理评论》《山东财经大学学报》建设,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

17.提高服务山东发展效能。贯彻落实《服务山东重大战略行动计划》,统筹建设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中日韩研究院等新型财经特色智库平台,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加强山东自由贸易实验区研究院建设,发起成立全国高校自贸区研究院联盟;建设山东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重点建设营商环境评价中心,开展山东省营商环境研究和评价;深入推进菏泽学院帮扶、科技精准扶贫工作;举办第二届北京洪堡论坛—齐鲁论坛。

七、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18.优化人事分配制度。健全激励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研究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实施人员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做好职称评聘、岗位分级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教师管理办法,施行动态聘任、滚动考核、合同管理;科学核定、逐步充实学院办公室秘书队伍、思政课教师队伍;召开人事人才工作会议。

19.创新人才引培机制。坚持高端引领、重点突破,加大领军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要比上一年度增大20%以上;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完善人才培育和引进预聘制办法;完善校院联动招才引智机制,扩大学院人才引进决定权,压实学院人才引进责任;扩大人才延揽渠道,积极参加“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美国金融学年会(FMA)、美国经济学年会(AEA)等高层次人才招聘会;探索师资“团队式”海外研修新模式;做好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项目推荐工作,继续实施校内各项人才(团队)支持计划的遴选和考核工作;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措施。

20.加强人才平台建设。研究制定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办法,做好博士后招募工作,发挥博士后流动站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平台作用;充分利用山东省泰山学术论坛、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金融专业委员会以及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高校人才工作委员会等人才平台优势,助力学校发展。

21.完善职业发展机制。支持教师、教辅及管理人员境内外培训研修;鼓励各类人才到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进修学习、挂职交流、培训锻炼,促进各类人才可持续发展;完善新入职教师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业务导师制度、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制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打造教师培训新常态。

22.强化教师管理与考核。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成立师德师风考核委员会,研究制定《加强新入职教师和海外访学经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强化导师岗位意识,推进研究生导师评定、考核机制改革,加强导师培训力度,提高导师项目申报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八、坚持开放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合作

23.拓宽国际化办学渠道。充分利用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等资源,构建国际合作联盟新平台;深化与世界一流高校战略合作,加强与日、韩高校的交流合作;探索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新模式,打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新典范;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开拓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和博士生联合培养新渠道;加快推进同法国高等对外贸易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工作;持续扩大国际学生招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做好留学生培养国家认证工作。

24.提高国内合作发展水平。深入推进省部共建,发挥省部共建平台作用,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与山东各市的校地全面战略合作;加强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的校际合作,增加1—2所战略合作高校;创建3—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地、校企、校校、校所合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推动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完善校领导走访校友机制,推进校友工作规范发展;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利用校友之家平台,吸引校友返校,助力学校发展。

25.探索继续教育新模式。加强继续教育顶层设计,探索建立市场化继续教育新模式;规范非学历继续教育,拓展非学历出国留学培训直通项目;充分利用省部共建财政干部培训等平台,巩固财政、税务、金融系统干部培训阵地;加强面向山东各市的干部培训项目开发;加强与企业、行业、考试认证机构等合作发展,开发特色培训项目。

九、推进主校区高质量建设,持续优化校区功能布局

26.加快推进主校区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图书馆工程于2020年9月竣工,完成主校区扩建一期建设工程;做好圣井主校区整体规划调整和扩建二期工程准备工作,完成主校区新征土地工作;加快主校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建设智慧化校园;推进主校区教师公寓建设。

27.推进校区布局优化调整。根据主校区建设进度和学校整体资源承载能力,进一步优化调整各校区功能布局,打造宜教宜学、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完成明水校区处置工作,力争实现商经学院整体回迁;加强与举办方沟通协商,探索独立学院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独立学院高质量、特色化发展。

十、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28.提升财务管理绩效。强化学校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各类资金使用效率;科学规范业务程序,推动财务管理流程再造;加强内控风险点管控,规范内控建设;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加大资金筹集力度,积极争取各类财政资金支持;提高财务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29.加强公共资源建设。做好燕山和舜耕校区电力增容、学生公寓空调安装、学生公寓智能化建设工作;完善主校区图书馆功能布局,提高图书馆智能化水平;推进实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与转型升级,提高实验室服务教学科研的能力;优化网上办公系统,提高教学、科研、管理、资产、后勤服务信息化水平,让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对基础数据进行整合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和重复化工作。

十一、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平安祥和校园

30.提升大学文化建设水平。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打造文化引领平台,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宣传教育,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持续推广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凝练财大精神,汇聚财大正能量,讲好财大故事,传播财大好声音;建成并启用校史馆;优化学校荣誉体系,做好年度表彰工作。

31.创建平安祥和校园。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学校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开好年度教代会;持续实施“暖心关爱工程”;加强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领导,为学校发展凝聚力量;发挥工会、妇委会、团委等群团组织作用,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切实做好离退休干部职工的服务保障工作;健全应急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推进依法治校,维护办学秩序,创建平安祥和校园。

公文编号:党发〔2020〕1号

版权所有 © 山东财经大学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