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学校概况 
 章程与规章制度 
 招生考试 
 财务、资产及收费 
 人事师资 
 教学质量 
 学生管理与服务 
 学风建设 
 学位与学科 
 对外合作与交流 
 重点领域 
 其他 
 

山东财经大学2018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8-03-16      浏览: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深化综合改革和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年。2018年,学校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1234”发展思路,遵循“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以实干见成效”的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双一流”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全面开创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建设新局面。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全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实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党员、干部进行全面系统培训,确保学深学透、入脑入心;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把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结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广泛开展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工作,推动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认真落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构筑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办学活动;设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把师德师风建设体现在育人育才过程中;适应“互联网+”和云时代特点,加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有效性。

3.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会议事决策规则》等文件,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形成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决策体系,进一步提升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优化学院党政联席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完成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完善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考核办法。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好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党建责任清单的制定和落实,抓好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加大力度做好基层党建“六项工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党员评议、党费管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工作,实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建立党员示范岗、先锋岗和党员责任区;做好党支部书记培训等工作。

4.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教育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地落实。全面加强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完善纪律规章,使铁的纪律转换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完善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用好问责利器,抓好案件审查工作;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二、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

5.大力深化综合改革。落实“一总九专”综合改革方案,区分轻重缓急,加强分类指导,形成上下协同、专项带动整体的有效机制;加强督察督办,建立专项改革推进情况年中和年终报告制度,抓好改革责任落实,确保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成果。

6.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完成党群行政、教学科研、教辅机构设置与调整工作,推进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理事会章程落实机制,举办合作发展论坛暨理事会年会,完善合作办学机制;完成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机构的换届调整工作。

7.推进学院改革。出台《山东财经大学取消学院行政级别改革方案》,全面推进学院取消行政级别改革;制定并实施学院新任期目标责任体系,激励学院创先争优。

8.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做好新聘期全员岗位聘任工作,推行管理岗位人员职员制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梳理人事管理权限清单,进一步扩大学院人事管理自主权建立薪酬与贡献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完善以奖惩性评价为主的绩效考核制度;调整教学工作量核定办法,优化分配机制;健全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年薪制和项目工资制并存的收入分配体系,向杰出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完善薪酬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教职工待遇。

三、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快一流学科建设

9.全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全面落实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加大统筹支持力度,推动工商管理争创省一流学科;完善学科管理协调机制,推动人才团队、科研项目、基地平台、成果转化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强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的协调与资源整合,提升集成优势;扩大立项建设学科在人才引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自主权,显著增强学科竞争力。

10.优化调整学科布局。积极开展学科对标定位工作,努力探索学科创新发展新路径;制定学位点合格评估细则,开展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做好省一流学科中期绩效评估工作,开展校一流学科中期检查,依据考核结果进行校一流学科动态调整,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

四、坚持引培并重人才方针,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11.完善人才政策环境。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人才工作方针,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发挥人才制度优势,加强事业平台建设,吸引、留住、用好人才;加大人才宣传力度,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完善服务保障措施,使各类人才安心乐教、专心研究,解除人才后顾之忧。

12.持续超常规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杰出人才、领军人才2人,高层次后备人才6人;加大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探索设立海外优势学科人才基地,开展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试点;完善高水平人才引进预聘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创新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进一步做好省部级、国家级人才项目和学校各项人才支持计划遴选工作;制定《山东财经大学预聘制实施办法》等文件,打通校内外高水平人才待遇,激活校内人才发展动力。

13.完善人才职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大教师、教辅和管理人员境内外培养培训力度;鼓励各类人才到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进修学习、挂职交流、培训锻炼,促进各类人才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对重点学科博士化率做出刚性要求;完善新入职教师培训制度,提升职业能力;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业务导师制度、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制度;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导师培训制度。

14.强化教师管理与考核。落实研究生导师责任制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完善导师评价、遴选机制;出台指导教师考核管理办法,加强校外导师管理,开展优秀导师评选活动;改进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教学事故预防和处理;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强化学术道德建设,加大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力度。

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5.推进德育体系建设。对标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着力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加强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建设良好校风学风;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推进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做好省级名师辅导员工作室和四个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继续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三千计划”,开展“成长·成才大讲堂”“大学,大学堂”系列活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6.深化本科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平台+”“就业+”的“3+”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双创”人才培养;制定校院两级本科专业评估制度,开展专业评估和动态调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专业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通识课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大通识核心课程”;引进校外网络在线课程,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争取全校30%的课程达到网上资源建设基础要求,5%的课程达到深化应用要求;采取项目招标方式开展重大教研问题专项研究,重点强化实践教学、慕课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思政课教学等;引入第三方评价,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编写10-15门校级优秀自编教材。

17.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增强学院招生宣传工作;开展推免夏令营活动,完善奖学金制度,吸引双一流高校和有科研成果的应届本科生,争取更多优质生源;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启动硕博连读招生,严格控制在职博士研究生录取比例;完善博士生申请-考核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细化、落实研究生学术讲座和社会实践课程;推进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加大研究生出国出境访学支持力度;推进研究生指导教师、授课教师国际化;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强化导师责任;举办研究生学术系列活动;继续推进专业硕士教育认证工作;积极推进MBA教育高水平认证工作,深入推进MPA与国内公共部门和地方的合作。

18.完善创新创业就业体制机制。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启动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选拔培养就业创业任课教师、社会创业导师;完成“三课合一”,编写《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教程》;理顺创业园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创业园“众创空间”建设;扩大校企合作,加强校友合作,推进协同育人;探索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校际合作和国际合作的渠道和方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全面掌握就业新趋势、新动态,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实施精准指导和体系化服务,不断提高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比例。

六、着力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19.大力推进科研创新。积极响应国家、山东省创新驱动战略,深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代会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实施;坚持质量和贡献导向,推动科研创新迈入高水平,实现重大项目新突破;加强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策划、组织和申报,提高申报成功率;实施科研项目预研制度,加大课题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完善横向课题管理办法;优化科研组织形式,利用现有平台,积极推进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主、承办国际学术会议2-3次,积极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会议;大力推进《经济与管理评论》冲击CSSCI正刊,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和影响力。

20.显著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施服务山东行动计划,为山东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智力支持;着力打造财经特色新型智库,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智库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平台作用,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强与政府机构、金融机构、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争取更多横向课题;推动科研与教学融合发展,提升科研反哺教学和服务人才培养能力。

七、深入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21.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平台,做好年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选派工作;借力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和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开拓更多优质战略合作伙伴;深化和跟进已有与世界一流大学等高校项目的合作;做好本年度课程国际化项目遴选,监督和引导院际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和课程国际化项目运行;选派教师、管理人员赴境外进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修或培训。

22.推进省部共建和校地、校企合作。用好省部共建平台,增强服务,争取支持;完善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机制,扩大合作领域和范围;举办第三方机构业务培训班;做好省财政厅和其他省直单位及市县等财政局委托的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项目;充分发挥校友会纽带桥梁作用,加强与各地校友的联络,开辟与校友企业合作新局面。

23.推动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坚持市场导向、服务导向,建立健全符合市场要求的继续教育新机制;积极开拓市场,稳步发展成人学历教育;巩固财政、税务和金融系统干部培训阵地,扩大培训领域和规模;扩展办学渠道,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推进继续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八、加快推进主校区建设,优化校区布局和功能

24.加快主校区建设。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全力推进圣井主校区建设,确保扩建一期工程教学楼等项目本学期竣工,加快图书馆工程建设,做好二期工程土地征用等工作;完成一期工程竣工使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完成明水校区学生整体搬迁,实现相对集中办学;加快完善圣井主校区配套设施,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同步做好校园绿化美化,优化主校区办学环境;积极推动圣井主校区教师公寓建设。

25.进一步优化校区布局和功能。根据圣井校区扩建工程进展情况,遵循有利于学分制实施、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学科融合和文化传承的原则,统筹谋划舜耕、燕山、圣井、明水、莱芜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发挥各校区办学和资源优势,逐步形成学校党代会提出的“一体两翼”校区布局。

26.推动独立学院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山东黄金集团的合作,推动东方学院稳步发展、特色发展;按照独立学院办学规定,积极探索燕山学院办学新模式、新路径,推动燕山学院独立办学、规范发展。

九、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27.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实行固定资产集中统一管理;盘活存量资产,加强资产维护和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做好固定资产处置工作,实现资产动态管理;严格招标管理,做好招标采购工作;积极推进教职工房产证办理工作。

28.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改进校内预算安排方式;制定学校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提高预算执行力;优化预算安排结构,重点保障教学、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引进和主校区建设需要;完善内部控制,建立财务报告制度,落实财务信息公开制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社会资金筹措力度。

29.完善审计工作制度。健全、完善审计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审计、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和审计整改。

30.加强公共资源建设。做好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换届工作;强化现有教学设施改造和维护;探索后勤服务智能化改革,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图书资源和特色馆藏建设,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加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做好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工作;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健全网络监督机制。

十、积极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31.全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全体财大人的价值认同、使命认同和情感认同;健全学校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院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载体,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进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建设,推动学校网站改版升级,完成校歌征集和画册、宣传片摄制等;加快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推进校史编修及史料文物征集工作,建立学校荣誉体系,塑造系列典型人物。

32.打造平安和谐校园。继续实施“暖心计划”暨“关爱工程”;启用燕山校区教职工食堂;稳妥解决教职工房产证遗留问题;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发挥工会、妇委会、团委等群团组织作用,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切实做好离退休干部职工的服务保障工作;健全应急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开展安全警示宣传教育,引导师生依法解决纠纷争端,维护办学秩序,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公文编号:党发〔2018〕7号

版权所有 © 山东财经大学 网站管理